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南京市第一届人大代表,我国著名岩石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德滋——

“活了快一百岁,毕生所学奉献人民,我无怨无悔”

发布时间:2024-09-11 点击次数: 作者:余梦迪 宁人宣 责编:焦钰茹 王晓艳 来源:南京日报

王德滋。 市人大机关 供图

【主人公】王德滋,1927年生,江苏泰兴人,南京市第一届人大代表。曾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地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口述原声】按我们老家的算法,我98岁了。回顾百年人生路,我有个最大感受,无论是你学历多高、水平多高,始终不要忘了,个人的命运前途与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

正因为这个信念,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参加了五二〇运动。1949年1月,我加入中共地下组织,负责《南京学联》编印工作。

1950年,我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当时,国家建设急需大批地质人才,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地质系一跃成为全校第一大系。学生多了,师资紧缺,我就被安排负责一个班的教学任务。

那年我26岁,才是助教。而另一个班的老师,是位很有名的教授。当时,我压力很大。为此,我从早到晚扑在教学上。后来,有一个学生在南大校报上写了一篇报道,题目是《深受学生爱戴的王德滋助教》。当时,学生在校报上专门写文章表扬老师的情况很少。我想,这件事应该也是我后来当选人大代表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这一辈子,虽然只当了一届市人大代表,但这是南京市的首届人大代表,让我倍感自豪,一生引以为荣。当选时,我才27岁。这次当选以及这一届人大代表的履职经历,对我的影响是终生的,让我更加坚定了要用所学知识来回报社会的决心。

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我积极响应,利用周末时间加班加点做科研。每到星期天,就带着水壶和干粮,乘最早一班火车到达工作地点,翻山越岭采集标本。晚上再背着几十斤重的石头标本下山,乘最晚一班慢车回到南京。当时,一点不觉得苦,因为心里有股子信念,希望为国家做点事。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这一年,我由讲师越级晋升为教授,科研热情更加高涨。有段时间,我和教研室陈克荣老师一起去浙江莫干山考察。我们拿着铁锤,从山脚一直敲到山上,一个地质露头都不放过。一直敲到700多米高的莫干山顶,发现了一个现象:这里的花岗岩是慢慢地过渡到流纹岩的,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我大胆推测这个现象或许和它们的成因相同是关联的。带着这个猜想,我继续指导学生到浙江的一个火山盆地开展调查,也发现二者在时间、空间和物质来源方面基本一致,这与之前的推测完全吻合。由此,我们在国内率先提出“次火山花岗岩”的新理念。这个理念的提出,将我国对花岗岩的研究推进到一个全新境地。

后来,无论是担任南大副校长,还是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始终倾情祖国的山川大河,和“石头”打了一辈子交道。这也许就是我的执念,一名人大代表“不忘初心,为民服务”的执念。

【代表感言】南京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南京巨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卜凡林:用所学知识回报祖国,王院士当年就是抱着这一崇高的理想,最终登上了科研的高峰。作为一名来自科研一线的人大代表,我将认真学习王院士身上的科学家精神,树牢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理想,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