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徐小跃:国学之道(21)之思想观念

发布时间:2024-10-13 点击次数: 作者:徐小跃 责编:葛若楠 王晓艳 来源:现代快报

(3)和合为美 

如果说“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之“和”都是在表达对不同对象的配置、调整和处理,所反映和遵从的是“文”的“一而非文”“乱而非文”的道理和精神的话,那么,“和合为美”之“和”则是在表达对不同对象结合、融合以后所欲达到目标和境界的设定。所以它所要反映和遵从的是“文”的“犹美也”“犹善也”的道理和精神。恰如《中庸》中的“致中和”,其中“中”是表达对天地万物,包括人的各种属性和情感的调节和处置,而“和”则是表达经过调节和处置以后所欲达到的目标和境界。“中”是手段和方法,“和”是结果和目的。合乎规律性与目的性的“和”的状态那一定是和谐美丽与和平良善的状态。换句话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观”认为多种事物的汇合,多重关系的结合,那是有着明确目标的,这个目标就是“和”。而这个“和”正是作为名词性的“和谐”,作为目标境界的“和美”而使用的。将万物万事之性之情“中节”以后而达到合理之和谐和美的境界乃是“致中和”的全部意义之所在,亦是“和合观”的全部意义之所在。

从自然来说,天地两大存在要各守其位,各显其能,实现天地交泰,阴阳平衡。如此就是“天地位焉”(《中庸》语),就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万物要各尽其性,各显其能,实现万物并育同长,利而不害。如此就是“万物育焉”(《中庸》语),就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天地大美,万物之丽正是反映和体现在它们关系的“和合”者也。人体有阴阳,有气血,有心、肝、脾、肺、肾之五脏,有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之六腑,而实现它们的平衡和谐,从而达到人体畅达、安康、和美乃是人的生命所致之境也。实现食材的五味调和,色香味俱美,“美食美味”乃是中国饮食文化所致之境也。实现五音六律的和美动听,“尽善尽美”(《论语-八佾》)乃是中国音乐文化所致之境也。一句话,自然之美就是“尽物之性”(《中庸》语)者也。

从社会来说,人人要各尽其性,各守其位,各安其分,各司其责。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是为了“尽己之性”“己立己达”从而同时实现“尽人之性”“立人达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一个重要德目的“礼”其作用正是用来调和人与人关系的。儒家始终将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和美视为最为可贵、宝贵和珍贵的状态和境界。“和为贵”为每个中国人所熟知,以和为贵,以和为美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实际上,“以和为贵”就是以和为美,以和为善。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又认为,人与人关系的美善局面和境界的达到,其前提是“礼”在发挥着作用呢!等差为礼,秩序为礼,恭敬为礼,辞让为礼。将不同等级的人,将不同人的的视听言动“中节”和“调适”到合理的状态,这样的人际关系,这样的政治生态才是美善的状态呢!“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此之谓也。一句话,社会之美就是“尽己之性”“尽人之性”(《中庸》语)者也。

从国与国来说,彼此之间的相处原则和交往理念亦当是建立在一承认多样性的基础和前提下,然后找到其共同而又合理的利益点以构建起一个超越利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以期以来的“利者,义之和也”(《易传-乾文言》)的思想观念。在道义这个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去实现共同的利益。“义之和也”正是最大的利益所在,而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语)的美善目标。中国传统文化坚信,天下一定存在这一为人类共同需要的“大道”,在这一“大道”下可以存在不同的观念和想法,也可以有不同的道路和方式,虽有不同,但是不会有悖乱情况的发生,更为重要的是所有这一切都不会妨碍“大同”理想和目标的实现,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十分强调的“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语)的原因所在。也是流传千年的“天下大同”的理念。“天下”代表多样性,“大同”代表统一性。多样性的统一乃是“天下大同”所要揭示的道理和精神,同时亦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欲追求的以“美善”为其终的的理想境界。一句话,天下之美就是“大同”者也。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观”是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直接观察而概括出的思想观念,从而显得那么既和且平。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尽天下之性而达到“和美”之境是“和合观”所欲揭示和归止的宗旨和至善。它既合乎天道,又合乎人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智慧。

徐小跃(江苏省文史馆员,南京图书馆名誉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