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两城四校区同步!南京大学举行2024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4-09-12 点击次数: 作者:于玥晗 摄影:佘治骏 吴雨航 周羲筠 视频制作:徐含烨 李佳昊 来源:新闻中心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9月11日,南京大学2024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隆重举行,两城四校区同步、线上线下联动,共迎8848位研究生新生。校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哲敏等出席开学典礼。典礼后,谭铁牛书记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争做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为题,为全体研究生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多校区及学院分会场

共同开启“南大研途”新旅程


开学典礼

典礼伊始,南京大学国旗护卫队队员们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护送国旗入场。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开学典礼正式拉开帷幕。

“从今天起,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名字,那就是‘南大人’;从今天起,不管今后你身处何方,‘南京大学’四个大字都会印记在你的身上,与你相伴终生,这就是南大的力量!”谈哲敏代表学校向来自五湖四海、身处两城四地的8848位研究生新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感谢大家对南大的选择与信任。

“你选择了怎样的一所大学?”“你在南京大学能收获什么?”“如何在南京大学成长成才?”谈哲敏指出,南京大学有“红”的灵魂、“真”的追求、“雅”的风骨、“闯”的干劲,是奉献家国的先锋、科学名世的先锋、文化传承的先锋、改革开放的先锋,更是同学们启航新程、筑梦未来的腾飞之地。期待大家在南大高水平的学科生态中,激发创新意识、展现创新品质、提升创新能力;在南大全球开放办学的格局中,拓宽全球视野、广交天下朋友;在南大产教融合、育教融通的培养体系中,感知社会、温暖社会,以实践出真知、促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书写属于自己的新精彩和学校的新荣光。

谈哲敏对全体研究生新生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把握创新的时代脉搏。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和引领新时代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南大学风的重要因子,更是每一位南大人应有的精神追求。要充分激发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葆有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敢想敢为敢首创、创新创优创未来。二是要塑造开放的视野格局。遵循“通才和专才的平衡”“国内与国际的平衡”办学方针,以开放的心态看待知识汲取,夯实基础的同时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科交叉实现创新突破,用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在拓展国际视野、实现自我提升的同时,在世界舞台上传播中国声音、讲好南大故事。三是要注重实践的淬炼成长。继承和发扬南大重视实践的优良传统,把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助推器”和担当社会责任的“大课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深度融合,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走出校园,体验社情、民情、国情,把所学所用转化为服务社会所需、解决民众疾苦的切实作为,为国家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生逢伟大时代,是新时代南大人之幸;不负伟大时代,是新时代南大人之责。”谈哲敏勉励同学们以南京大学为梦想再启航的新起点,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南大人,为百廿南大书写新注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生动实践中展现新风采。

谭铁牛、谈哲敏分别为2024年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和作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勉励广大师生以获奖师生为榜样,勤于进取、勇于创新,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南大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是推进南京大学“奋进行动”实施关键之年。我校有68位同学的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副校长周志华主持典礼并代表学校宣读了《关于表彰2024年南京大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的决定》。

研究生导师代表、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聂越峰与同学们分享了适应研究生阶段并投入科研的经验与心得。一是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二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享受科研的过程;三是深入理解机理,确保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四是勇于创新,做原创研究;五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他祝愿新生在南大度过充实而难忘的时光,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研究生新生代表、文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段凌矗是首批在强基计划中录取至南大古文字学的本科生,也是第一批通过强基转段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硕士新生。他满怀热忱与梦想,期待在南大这片沃土上,与师长和同学们共成长、同进步。

校徽佩戴仪式上,与会校领导和嘉宾为新生代表授校徽。全体新生为自己佩戴上这枚象征着学校精神、学生身份的徽章,正式成为南京大学的一份子,共承南大人身份,共担南大人使命。

“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明日我为南大荣光!”在工程管理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孙一萌的带领下,全体研究生新生共同宣誓。全场师生唱响校歌,祝愿南京大学明天更加美好。


开学第一课

在“开学第一课”上,谭铁牛代表学校向2024级研究生新生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欢迎,感谢大家将南大作为求学路上新的一站,选择成为一名南大人。他寄语全体研究生新生,“你们是南大的希望,国家和社会的希望,更是科技进步与人类文明的希望!”

“今年我们迎来了8848名研究生新同学”“年龄最小的博士生仅有20岁”“还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新生”……谭铁牛表示,“8848”这一数字不仅代表着加入南京大学大家庭的研究生新生数量,还是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资源,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度过美好的求学时光。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同学们选择的南大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要以什么样的姿态度过在南大的学习生活?”谭铁牛向研究生新生提出了三个问题,并指出,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研究生更要刨根“究”底,在学懂弄通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完成更高要求。随着我国从教育“大国”向“强国”发展,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石。

“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报国为民理想,努力成长为‘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是同学们在研究生阶段的目标方向。”谭铁牛以科技创新发展为主线,从世界科技革命的回顾与启示、世界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科技自立自强中的南大担当、年轻一代南大人的机遇与使命五方面入手,带领新生深刻领会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百廿南大的光荣传统与时代担当,帮助大家真正走好走实读研之路。

谭铁牛详细回顾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历程与启示,重温了新中国科技建设起步、改革探索、发展提高、整体跃升的四个阶段,并用生动的案例解读了当今科技发展主要趋势,阐述了科技的重要性。“科技决定未来。”他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经过几代科学人的不懈努力,蹚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科技强国之路,取得了辉煌成就。“我们无比骄傲、无比自豪、无比欣喜,也更加感到成绩的来之不易。”

“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新科技革命的机会稍纵即逝。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的关键历史阶段,这一轮科技革命在基础科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众多领域,都孕育着革命性的重大突破。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性机遇,面对国际竞争的严峻形势,面对国家发展的重大迫切需求,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正处在一个“由大转强”的关键历史时期。

“在南京大学源远流长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里,‘科学名世’‘科学报国’一直是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追求科技自立自强,更是南大人永恒的责任与担当。”谭铁牛指出,进入新时代以来,南京大学进一步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期待,对标中国特色、南大特质、时代特点、世界一流的“第一个南大”建设总要求,对照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办学发展的期盼接续奋斗。从2022年底起,南京大学在全校广泛开展“大讨论”,启动实施“奋进行动”。这次“奋进行动”是南大科技的奋进、南大人科研的奋进、南大科创服务国家的奋进,与广大研究生同学息息相关,也亟待同学们积极参与,通过“团结奋斗、争先进位、坐言起行、应势而动”的实际行动,以南大式奋进谱写新时代“第一个南大”建设的新篇章。

“办最具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教育是我们的目标。”谭铁牛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大学秉持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使命担当,研究生教育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瞄准科教融合产教融汇,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不断提升,持续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新路,攻坚克难、改革创新。

“你们身处在一个建功立业、成就梦想的好时代,求学于一所以科学名世、享誉全球的好学校,应当努力成为一名志存高远、堪当大任的好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谭铁牛勉励研究生新生把“科学理想”刻进骨髓、融入血液、握在手中、扛在肩上,始终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以青年强支撑南大强,以南大强服务国家强,传承和弘扬南大光荣传统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方成,校领导杨忠、刘淼、王振林、索文斌、丁爱军,以及2024年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及指导教师、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主管研究生工作副院长、研究生导师代表、研究生新生辅导员、2024级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等出席开学典礼。学校办公室、研究生院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学院辅导员代表等参加开学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