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耕读一堂 弦歌四野

穿越百年遇见栖霞“农夫校长”

发布时间:2024-09-11 点击次数: 作者:王峰 梁建恕 计青 责编:焦钰茹 王晓艳 来源:金陵晚报

“原夫旧学衰而新学起,美哉江左三贤,应运而生,开智启知,阳光行教。生活教育,陶行知辨知行之道;儿童教育,陈鹤琴观活水之源;乡村教育,黄质夫创师范之校……”这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辞赋学会会长许结撰写的《栖霞中学赋》,其中所提黄质夫,正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先驱。在庆祝第40个教师节之际,让我们穿越近百年时光,跟着专家再次走进黄质夫的精神世界。

在南京结识

陶行知、陈鹤琴等人

“江北是先生的出生地,江南是先生的归属地。”据扬州作家、文化策划人汪向荣介绍,黄质夫是仪征十二圩人,1919年,他跨江而行,来到一江之隔的南京,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农艺系,即东南大学前身之一。其时,黄质夫24岁。

在校期间,黄质夫结识了陶行知、陈鹤琴等与他一样有志于教育救国的良师益友,立志要办乡村教育以救穷,培育大批“既有知识又能实干的乡村教师”,以唤醒后知之民众。毕业后,黄质夫即回到苏北,创办界首乡村师范学校,这也是当时最早兴办的五所乡村师范学校之一。从这里,黄质夫开始了他献身乡村师范教育事业的生涯。

据了解,黄质夫当时一人全包了学校的农业课,并身体力行开辟了专门的实验农场,每天组织学生集体劳动。学校还成立“乡村教育中心”,面向周边农民开设民众学校、民众医院、民众茶社等;食堂则实行学生自主轮值,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账目、量米、买菜等伙房管理工作。其出色的成绩,吸引了黄炎培、江问渔等知名教育家实地考察,并被《乡村师范概要》列为学习典范。

成为栖霞乡村师范

“农夫校长”

几年之后,黄质夫再次从江北来到江南,受聘栖霞乡村师范。

学校后相继改为江苏省立师范、南京市栖霞中学。几乎是在黄质夫受聘栖霞乡村师范的同时,陶行知在南京北郊创办了著名的晓庄师范。由于二人在“教、学、做合一”“教育与劳动结合”等主张上旨趣相近,所以,世人称道晓庄者,必称栖霞。

黄质夫在《中国乡村的现状和乡村师范生的责任》提出:“改造乡村的唯一工具就是教育”,在他看来,“乡师造就人才,必须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和创造社会的精神”。黄质夫也因此被称为“农夫校长”:建校的木材运到了江边码头,黄质夫带领师生搬运;为改变“下雨遍地泥,晴天一身灰”的恶劣交通,黄质夫八方求助,铺设了1公里的三合土新路,并亲自运石子、压路基。校园很快就起死回生、焕然一新,各种后勤配套应有尽有。

此外,学校还开辟了几十亩农场,栽桑种菜,额外增收;为了自给自足,组建了工场,包括木工组、全工组、竹工组、油漆组等。校园内杨榆成荫、百花争艳,像座公园,吸引了沪宁铁路线上就近下客的人流参观。此时,学校提供饮食、摄影服务,又多了进账。为了鼓励学生各显身手,展示其实用技能、动手能力,栖霞乡村师范定期举办劳作运动会,成为当地社会生活的一大亮点。

南京与扬州

隔江相望的“纪念”

黄质夫深耕田野乡土、开拓乡村教育的足迹遍及江浙和贵州。

1939年9月,黄质夫被任命为贵州省立贵阳乡村师范学校校长。“旧教育之于人也,只读书,不劳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矣。”因此,国立贵州师范学校实行半工半读制,提出“且耕且读,自给自足”的口号,上午上课、下午劳动。其课程设置,除普通师范各科目外,还有社会调查,并根据民族特色,自编乡土教材。

原东南大学校长韦钰称赞道:“黄质夫先生是现代最早提出乡村教育救国的人之一。他不仅是一位乡村教育的理念家,更重要的是一位实干家。”其教育理念,在今天看来依然熠熠生辉。

今天,在栖霞中学,能看到黄质夫广场、黄质夫雕像、黄质夫班等印记;隔江相望,在其故乡仪征十二圩,黄质夫乡村教育理念不仅外化于行,还通过史迹陈列馆得到形象展示。

“幽静的龙江巷、沉厚的青石板,历史与现实叠印于一隅……”汪向荣告诉记者,该陈列馆通过“萌发星火”“燃亮四方”“烈火真金”“薪传百年”“守正创新”“致敬先贤”六大板块,浓缩了黄质夫创办乡村师范学校的传奇经历,对其乡村教育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此外,该馆作为当地劳动教育社会实践课程,已融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之中。